福城街道深化打造“福城模式”立體心理防護體系
讀特客戶端·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29日訊(記者 張姍 通訊員 馮小敏)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戰(zhàn)略部署,積極踐行龍華區(qū)委努力建成共建共治共享典范區(qū)、建設融合龍華的具體要求,福城街道結合外來創(chuàng)業(yè)者較多且工作、生活、情感等問題比較突出的實際情況,近幾年來,街道黨工委大力推動構建具有福城特色的立體心理防護體系,通過加強“關愛青工”,構建“和諧萬家”,幫扶“弱勢群體”,助力“多元解紛”,促進社會融和,緩解社會矛盾,以創(chuàng)建和諧、良好的社會秩序,為福城跨越發(fā)展美麗蝶變營造良好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
據悉,今年以來,福城街道深化打造“福城模式”立體心理防護體系,依托已有的“街道+社區(qū)”兩級心理服務陣地,24小時提供“線上+線下”心理服務,構建起街道、社區(qū)一體化、專業(yè)化、數字式的心理疏導及心理干預體制。
深耕線上24小時心理服務網
(資料圖)
筑牢居民心理健康安全屏障
2019年,福城街道開通線上24小時全天候專業(yè)服務熱線,建立各社區(qū)塔式心理服務群,由心理咨詢師24小時在線值班,接受線上心理咨詢及面談服務預約,有效突破時間空間限制,第一時間干預居民心理危機,疏解居民心理困境。
線上咨詢不僅私密性強,還方便快捷,在早期可以有效地進行心理疏導和簡單的危機干預,從源頭上預防社會矛盾激化,減少個人極端事件發(fā)生,對社會的和諧穩(wěn)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延伸“街道+社區(qū)”兩服務陣地
滿足群眾心理服務需求
除了便捷的線上心理咨詢服務,福城街道還設有線下心理服務咨詢室,提供線下面談服務。咨詢師、來訪者通過“面對面”方式的交流,可以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咨訪關系,幫助來訪者直面自身存在的問題,心理輔導服務更能精準開展。
近年來,福城街道充分利用現有的轄區(qū)黨建、平安等服務陣地資源,延伸服務觸角,在黨群服務V站、平安驛站、小區(qū)(園區(qū))平安工作室、小區(qū)協同共治之家進駐心理服務,多平臺做好轄區(qū)居民心理咨詢、心理治療、危機干預、心理健康輔導等工作,滿足群眾心理服務需求。街道致力實現社區(qū)全覆蓋,讓轄區(qū)居民尤其是外來青工不出社區(qū),即可就近獲得線下心理咨詢、心理疏導、心理援助、心理宣傳教育等溫馨服務,幫助減輕工作、生活中的各種壓力,增強抗風浪能力,切實打通基層心理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提升社會心理服務專業(yè)隊伍質量
營造“人人都是心理服務者”友愛環(huán)境
福城街道派駐持證心理咨詢師常態(tài)化駐點街道,開展立體心理服務工作,并輪值到各社區(qū)、小區(qū)(園區(qū))開展服務,依托各類社區(qū)塔式居民群,聚焦重點對象,為轄區(qū)居民、青工精準開展心理咨詢、心理疏導、危機干預等心理服務,及時緩解居民因工作、生活壓力所產生的焦慮,降低因心理問題未得到良好疏導而引發(fā)的不穩(wěn)定因素的發(fā)生率。同時,街道邀請心理專家到轄區(qū)“把脈問診”,為高危個案提供及時、權威、專業(yè)指導,并開展心理服務講座,普及心理健康知識。
自2019年以來,福城街道積極培養(yǎng)、鼓勵積極陽光、熱心公益、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士成為心理服務志愿者,通過專業(yè)心理服務培訓,使其具備一定的心理知識及基本的心理檢測、疏導和干預的能力,提高專業(yè)團隊服務效率,打造福城“人人都是心理服務者”的社會心理服務氛圍。
持續(xù)深化專業(yè)心理服務
助力矛盾糾紛化解顯溫度
“謝謝老師,上次媽媽帶著我一起參加活動后,變得更耐心了,我也學會怎么跟媽媽聊天了,也學會了向媽媽合理表達自己的小愿望,媽媽也會尊重我,跟媽媽關系更好了?!比涨埃3切脑L之家聯合茜坑社區(qū)在招商錦繡觀園開展OH卡親子關系探索工作坊第五節(jié)課《打開“心”世界》,進行心理沙龍服務等心理減壓釋壓活動,向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,增強抵御心理危機能力。活動中,在心訪老師的引導下,媽媽與孩子之間相互傾吐真心、流露真情,在場不少人感動落淚。
福城街道充分發(fā)揮心理服務緩和矛盾、平和心態(tài)等作用,將心理服務融入糾紛處置,避免心理危機誘發(fā)不良案事件,筑牢心理“防護墻”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項目啟動以來,處理輕生行為心理危機干預、突發(fā)事件受害者及家屬等敏感事件過百宗,服務1.3萬余人次,協助化解多宗疑難尖銳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。
健全“福城三段式”心理危機干預機制
用心聆聽,用愛交流化解群眾心結
福城街道心理服務中心——“心訪之家”發(fā)揮自身專業(yè)優(yōu)勢,建立多部門聯動24小時應急處置機制,組建福城街道心理危機干預沖鋒隊,通過全面梳理心理健康篩查結果,根據一般、嚴重、高危三種心理問題程度,為服務對象構建“事前-事中-事后”福城三段式心理危機干預模式,繪制社區(qū)居民心理健康預警曲線圖,制定“疏評轉介訪”標準工作流程。第一時間根據風險評估等級及分類標準將輕生行為案件分撥、轉介至相應單位、機構進行危機干預處理,對辦結案件進行再次綜合評估反饋信息,根據評估等級對輕生案件進行下一步相應的跟蹤和輔導。
福城心訪之家團隊“用心聆聽,用愛交流”開展社區(qū)矯正人員、社區(qū)戒毒和社區(qū)康復人員、精神病患者的突發(fā)事件處置、矛盾糾紛化解和關心關愛工作,以“軟工實干”的方式,疏解不同群體的不穩(wěn)定情緒,把危機化解在源頭,確保服務對象得到有效心理防護和心理治療,致力讓心理服務在基層治理工作中有愛有溫度。
標簽: